ABUIABAEGAAg4saRwwUopt6rVTDPATho

歷數2016各月環保事件

2017-01-04 10:37來源:中國環保網作者:高晶網址:http://hbw.chinaenvironment.com/search/index.aspx?nodeid=128&keyword=%E6%B0%B4%E5%A4%84%E7%90%86

已經結束的2016年在中國環保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環保領域發生了太多“大事”:“土十條”、“水十條”、危廢名錄、環保稅法等相繼重磅出臺;環保監管層層加碼;G20中美聯手《巴黎協定》助力全球低碳發展……



一月


首單綠色信貸ABS 保駕綠色發展

1月5日,興業銀行成功發行了國內首單綠色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總金額為26.457億元,獲得超2.5倍認購。該單綠色金融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資產池來自29個借款人的42筆貸款,覆蓋污染治理、節能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環保設備制造、公共設施管理等節能環保領域。


環保網熱評:綠色金融是今年中國金融行業最炙手可熱的詞匯之一,近年來全世界都在關注氣候變化、發展綠色經濟。由此可見,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是全球的大勢所趨,中國亦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開年綠色金融即與綠色產業攜手上演合作大戲,實踐綠色發展理念的決心可見一斑。



二月

中水業務地位得確立 行業或迎黃金期

2月21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將培育以經營中水業務為主的水務公司,合理形成中水回用價格,鼓勵按市場化方式經營中水。鑒于此,中水設備行業有望迎來大發展時期?!    ?/p>


環保網熱評: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我國面臨的水危機問題日益嚴重,中水利用成為解決水危機的重要途徑之一。此前,雖然國家鼓勵再生水的意向日益明朗,但政策落地過程卻挫折不斷。此次國務院對中水業務的支持將推動行業加速向前,由此中水設備行業也將獲得長足發展。



三月

環保部設三司 助力環境監管精細化

環保部3月3日宣布設置水、大氣、土壤三個環境管理司。 “水氣土”三個環境管理司成立后,“各司其職”的格局將形成,中國的環境管理向系統化、科學化、精細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環保網熱評:“水氣土”三司的建立,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舉措,是環保部機構改革走出的堅實一步,有利于更好統領和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精細化打好“水氣土”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p>



四月

2015環?!澳隀z”結果 環境管理任重道遠

4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2015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完成了“年檢”。報告提出:“2015年全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但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p>


環保網熱評:此次“年檢”是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年度環境報告,今后“年檢”報告將變成常態化。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環保工作的過程也是向社會和普通老百姓公開環保工作的過程,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



五月

報告顯示 我國再生資源行業進入疲軟期

5月25日,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發布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6》指出:2016年我國再生資源回收總量小幅下降,部分再生資源價格維持震蕩調整趨勢。如今,廢品回收行業正經歷著市場的寒冬。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國內再生資源市場震蕩不強,呈疲軟狀態,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價格持續下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利潤持續走低。


環保網熱評:誠然,循環經濟是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一環,為此,促進循環經走出低迷期的如下辦法或許可行:1. 提倡將再生資源回收與社區服務結合模式、兩網融合模式等新型回收模式;2. 重視企業間的兼并重組,進一步增加產業集中度;3. 在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廣泛推行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



六月

2016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發布 尾氣污染受重視

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統計,我國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長,2015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2.79億輛。監測表明,隨著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我國部分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環保網熱評:根據報告不難發現,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機動車污染防治的緊迫性日益凸顯。霧霾天氣現行政策或將成為一種針對霧霾的治標之術。當然,治本之發則是繼續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從新車達標監管、到用車環保管理、黃標車加速淘汰、車用燃料改善及車用尿素供應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對機動車環境進行多重管理工作,從行業發展規劃、城市公共交通、清潔燃油供應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協調推進“車、油、路”同步發展,大力防治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環境和人民群眾健康的影響。



七月

首個中國綠色產業景氣指數助力綠色發展

7月12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經濟與區域轉型研究中心對外發布了“2016中國綠色產業景氣指數(ChinaGreenIndustryClimateIndex,簡稱GICI)”,用于反映我國綠色產業的整體運行情況,并對綠色產業短期內發展態勢進行估測判斷,輔助分析綠色產業發展走勢及其成因,為綠色產業政策調控、企業經營指導提供參考依據。


環保網熱評:從31個省市綠色產業區域發展環境指數排名看,內蒙古、江蘇、河北、北京、新疆五省市自治區綠色產業區域發展環境排名前五。內蒙古地區綠色產業突出表現在光伏和風能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江蘇、河北、北京三省市綠色產業的發展則更多依賴于政府對環境污染治理的投資。且綠色產業區域發展呈現出以黃河區域為分界線,黃河以北綠色產業區域發展環境相對優于以南區域。特別是長江以南的區域,綠色產業區域發展環境的綜合指標逐漸顯露劣勢。拍腦門預測產業形勢發展的方式是武斷與過時的,綠色產業景氣指數是計算方法更是助力精細化分析和預估形勢的有力工具。



八月

16試點10個澇 海綿城市羽翼未豐

2015年4月,國家頒布了首批海綿城市試點。2016年入夏,16個試點城市有10個出現內澇。住建部調研顯示,項目完工率較高,但存在著小、散、碎片化現象。百億投資之后,海綿城市項目面臨難以維護的窘境。


環保網熱評:2015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等三部委聯合發文,鎮江、遷安、廈門、武漢等16個城市成為首批海綿城市試點。新興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任重道遠,海綿城市2016夏天遇尷尬,動輒數百億投資的海綿城市,正遭受強降雨的考驗。據不少受訪專家稱,現階段,國內的規劃設計院所普遍存在技術、經驗、數據不足等問題。何時才能讓海綿城市改變傳統城市建大管道,以快排為主的雨水處理方式,讓城市如生態海綿般通暢地呼吸吐納,實現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遷移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九月

G20峰會中美共同推動氣候合作

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下稱《巴黎協定》),隨后中美先后向聯合國交存了兩國的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至此,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皆正式批準加入《巴黎協定》。


環保網熱評:風景如畫的杭州西子湖畔,44年前曾見證首個中美聯合公報談判;44年后,中美在這里為推動氣候變化全球合作攜手邁出重要一步。兩國共同交存參加《巴黎協定》法律文書,展示了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的雄心和決心。此次兩國強強聯手,可謂是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了一劑高效的強心針。



十月

財政部“強制”PPP試點 固廢、污水成焦點

10月12日,財政部下發《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踐行公共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探索開展兩個“強制”試點。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要“強制”實施PPP模式識別論證。


環保網熱評:“強制”、“民企”、“兩標并一標”成亮點?!皬娭啤保涸诶幚?、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對于有現金流、具備運營條件的項目,要“強制”實施PPP模式識別論證,鼓勵嘗試運用PPP模式?!懊衿蟆保翰坏靡圆缓侠淼牟少彈l件(包括設置過高或無關的資格條件,過高的保證金等)對潛在合作方實行差別待遇或歧視性待遇,對民營資本設置差別條款和歧視性條款的PPP項目,各級財政部門將不再安排資金和政策支持?!皟蓸瞬⒁粯恕保簩τ谏婕肮こ探ㄔO、設備采購或服務外包的PPP項目,已經依據政府采購法選定社會資本合作方的,合作方依法能夠自行建設、生產或者提供服務的,按照《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合作方可以不再進行招標。



十一月

《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全球氣候治理開啟新篇章

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從達成、簽署、批準到生效,《巴黎協定》完成了最后一個法律步驟。世界迎來考驗各方能否兌現承諾、積極推動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實現的新階段。該協定從談判、通過到生效的過程,既凝聚了各國攜手推動低碳轉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和意志,也為其他領域全球治理提供了借鑒,注入了信心。


環保網熱評:回顧去年12月舉行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不僅會場內充滿波折與艱難,會場外也始終伴隨著各界形形色色的疑慮與擔憂。然而,這項曾被眾人認為“不可能達成的協定”不僅最終通過,而且從通過到生效歷時不足一年,成為歷史上批約生效最快的國際條約之一?!栋屠鑵f定》無疑是一個歷史性坐標,所獲支持之多、生效速度之快,大大超出預期。



十二月

河長制放大招 蕩河湖之污還清水于民

12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在部分省區市近十年實踐基礎上,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的“河長制”將在全國推行。繼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之后,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黨委或政府“一把手”將有一個新頭銜——“總河長”。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游的良好生態環境。


環保網熱評:污水治理放大招,2018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后各省一把手將迎來最嚴大考。如何建立水清岸綠的長效機制,變集中式治理為常態化治理,使河湖保護工作更加細化,將“河長制”演變成“河長治”,才是設立“河長”的根本目的。

(本文系中國環保網www.chinaenvironment.com高晶編輯整理,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江蘇中金環保集團